清朝學霸的“高考”:國士何紹基 高中又得美人歸
文章分類:清朝
何紹基1799-1873)字子貞,曾號東洲山人、東洲居士,晚號蝯叟。清湖南道州人,古代習慣以地望相稱,故世亦稱其為何道州。其父何凌漢曾任清工、吏、戶三部尚書等朝廷要職,用今天的話來說,何紹基也是一位名符其實的官二代。何紹基通經史,工詩文,精小學金石碑版,書法融漢魏而自成一傢,尤長草書,一生名滿天下,早在道光十一年取得貢生身份時,即已被學政譽為“國士”,卻在清代省一級科舉考試中多次黯然神傷,京城3次、回湘5次鄉試均名落孫山。但對當時的讀書人包括部分官宦子弟來說,科舉正途之路是必過的一道門檻。正因為如此,所以何紹基37歲那年,又一次踏進瞭科舉考場,這是他第9次鄉試也是最後一次回湘參加“高考”。
從京城到長沙數千裡行程,隻為趕考
清道光十五年1835)六月二十三日,何紹基出北京南星門,雇車西行,先到河南開封,然後經朱仙鎮南下,至有“中原之腹地,豫鄂之咽喉”之稱的確山縣,越過黃河後繼續南行,達到武昌後,渡過長江,歷經洞庭風濤之險,於七月二十一日9月13日)抵達湖南省城長沙,歷時幾乎剛好一個月時間,行程3000多裡。達到長沙在天妃宮住下後的當天中午,何紹基即“謁吳中丞丈即吳榮光,時任湖南巡撫),到陳柏心、王太守,彭丈處借觀吳丈翁氏向搨《定武蘭亭》、舊拓《皇甫碑》、《石鼓文》,董臨《麻姑女史箴》”及雜刻蘇東坡自書詩文。此時距是科考試開考尚有半個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