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最“朦朧”一首詩,詩意隱晦難以捉摸,你一定熟悉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為朋友兩肋插刀的秦瓊:位於濟南的秦府神秘消失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不僅以語言淺近著稱,其意境亦多顯露。但卻有一首詩頗有些“朦朧”味兒,在白詩中確乎是一個特例。這首詩就是著名的《花非花》。
原詩如下: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
去似朝雲無覓處。
這首詩通篇都是隱語,主題當是詠官妓。當時各級官府都有一定數目的娟妓,供那些腐朽的官僚們驅使。首句“花非花”是說官妓的容顏如花,但又並非真花。次句“霧非霧”中“霧”字是雙關。借“霧”為“婺”。“婺女”即女宿星。因官妓女性,上應女宿,但又並非雲霧之霧。 “夜半來,天明去”既是詠星,也是說人。語意雙關,而主要是說人。官妓不同於一般的妓女,更不同於正式的妻子,她們與官僚之間互為依存,但關系又不便十分密切,隻能以夜來明去為限,可謂會短別長。故末二句發出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卜的感嘆。上句言會短,下旬言別長。其中“夢”、“朝雲”的描寫是借用宋玉《高唐賦》、《神女賦》中關於楚王與巫山神女夢中相會的典故,以喻男女之幽會。因為語言文字運用得巧妙,把男女歡愛之事抒寫得很含蓄,富於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