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房縣被塵封的“中華詩祖”“中華第一人”尹吉甫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名列《四書五經》之首,堪稱中華文化的元典。千百年來,人們一直追尋著《詩經》編纂者是哪裡人?
想必是《詩經》的名頭太大,反倒把它的編撰者給淹沒瞭的緣故。這位被尊稱為“中華詩祖”尹吉甫。其生卒年不詳。兮姓後改為吉),名甲,字伯吉父一作甫),尹是官名。早年為衛國君賞識任良人(官名相當於今鄉長)職。周宣王三年公元前827年)隨衛武公次子惠孫(即孫子仲)去平陳,宋時,與其女仲氏相戀,留下《擊鼓》等詩。五年,赴鎬京勤王,西征獫狁古民族)。後奉命在成周今河南洛陽東)負責征收南淮夷等族的貢賦,並在朔方築城壘。體現在他作“兮甲盤銘”紀念自己的戰功。六月再征獫狁,在今山西永濟與南仲會師合力將獫狁逐出。作《六月》、《公劉》、《甫田》等詩。六年,隨宣王南征徐戎,派為尹氏(尹是史官)。出征途中作《江漢》等詩。
同年八月又隨方叔伐荊蠻,作《商頌》等詩。同年冬天他與仲氏私自結婚。因尹是仲氏的爺爺輩)。周宣王七年公元前831年),隨申伯平定申、甫、許三個小國,此時仲氏也隨父親孫子仲到甫國,於是夫妻倆在許國有過一段美好的日子,並留下《汝墳》和《漢廣》等詩。宣王八年到十年,尹吉甫奉命東征魯國,擔任監建營房一職。即至三年後回傢時,父母卻為他娶瞭一名薑姓女子,致使仲氏被休回娘傢。雖然其時仲氏已懷有身孕。後來仲氏改嫁給尹吉甫的本傢侄兒伯氏。幽王即位後的第四年(公元前七七八年),西戎作亂,鎬京危急,尹吉甫隨伯氏西征,伯氏因不聽其計謀,以至於喪兵失地,卻反遭伯氏誣陷。尹吉甫四處控訴,終將本傢侄兒正法。不料卻遭侄媳婦仲氏怨怒,鼓動衛侯沒收瞭尹吉甫的官職與土地,逐出衛國,寫有《伐檀》等詩。其後鬱鬱不得志,尹吉甫晚年被流放至房陵今房縣),死後葬於房縣青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