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屢次入侵掠奪長安,漢武帝發動三次重大戰役進攻匈奴
文章分類:西漢
漢朝時候,我國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蔥嶺以東,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區,叫做西域。西域有大大小小幾十個政權。西漢初年匈奴強盛的時候,西域被匈奴征服,每年被迫交納很多財物。西漢初年,匈奴貴族經常帶領騎兵掠奪北部邊郡,搶走人口和牲畜,踏壞那裡的莊稼。公元前200年,白登之圍以後,漢高帝采取與匈奴“和親”的政策,通關市,厚饋贈,但仍無法遏止匈奴鐵騎的侵犯和虜掠。漢武帝時候,西漢積聚瞭大量糧食和錢財,戰馬增多瞭,戰士有瞭較好的訓練,反擊匈奴的準備完成瞭。於是西漢同匈奴展開瞭長期的激烈的戰爭。元光二年前133),漢武帝劉徹命馬邑人聶翁壹出塞,引誘匈奴進占馬邑,而以漢軍三十餘萬埋伏近旁,企圖一舉殲滅匈奴主力。匈奴單於引騎十萬入塞,發覺漢的誘兵計劃,中途退歸。從此以後,匈奴屢次大規模進攻邊郡,漢軍也屢次發動反擊和進攻。在這長期的戰爭中,影響較大的有漢攻匈奴的三次戰役。
元朔二年前127),匈奴入侵,漢遣衛青領兵從雲中出擊,北抵高闕陰山缺口,在今內蒙古杭錦後旗東北),迂回至隴西,奪回河套一帶,解除瞭匈奴對長安的直接威脅。漢在那裡設置朔方郡治今內蒙古杭錦旗北),並重新修繕秦時所築邊塞。同年夏,漢王朝募民十萬徙於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