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的不甘心:擁有70萬軍隊,卻被5萬起義軍擊滅
文章分類:商朝
仁者無敵,得民心者得天下,無論是爭奪天下,還是治理天下,統治者都需要修養道德,施行仁政。如果統治者無德不仁,作威作福,人民雖然嘴上不言,然而心已有決斷,那麼即便有百萬軍隊,也會倒戈相向,不敵區區數萬起義之兵,步入商紂王的下場。
當初,商朝末世君主紂王,聰慧機敏,狂妄自大,曾經張弓射天,揚言:“我命由我不由天!”無敬畏之心,恣意妄為。紂王驕奢淫逸,親信奸佞,遠離賢臣,日益殘暴。而西伯侯姬昌,暗中施行仁德,於是九州諸侯都背叛紂王而歸附西伯侯。
西伯侯去世,他的兒子周武王姬發,受薑子牙輔佐,又得到眾多諸侯擁護,所以想繼承父親的遺志,尋機討伐紂王。
周武王想確認自己是否得到諸侯的真心擁護,又能得到多少個諸侯擁護,於是帶上父親的牌位隨行,宣稱是奉西伯侯之命前去討伐紂王,率軍前去孟津,遲到者斬。這時候,共有八百多個諸侯不約而同都率軍來到孟津。諸侯都說:"可以討伐紂王瞭!"周武王說:"你們不知道天命,現在還不是時候。"於是率領軍隊回去瞭。
周武王通過孟津之會,知道瞭自己得到天下諸侯的擁護。這時,紂王更加殘暴,殺王子比幹,囚禁王叔箕子,眾叛親離。周武王認為時機到瞭,他向天下諸侯宣告說:"紂王罪惡滔天,可以討伐他瞭!"於是第二次發兵討伐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