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清明好說茶:盧仝從來沒寫過獨立成章的《七碗茶》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做皇帝真的那麼好?李顯:你來做皇帝試試?
四月萬物氣清景明,春風十裡蕎麥青青,梨花風起,正是說茶好時節。鄭培凱在《讀書》上刊發《說茶五題》,從現代人最愛引用的《七碗茶》一詩說起,詩雲:“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詩作作者被認為是盧仝。盧仝好飲茶,後人將其與“茶聖”陸羽並稱。鄭先生感慨,隻要是跟茶有關的物件或地方,總是用各種字體,密密麻麻印著盧仝的詩句,好像盧仝是推廣茶葉的代言人。
究其實,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鄭先生戳破瞭這個幻影。他說,盧仝從來沒寫過《七碗茶》這樣一首獨立成章的詩,《七碗茶》的詩句是從他的長文《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摘錄處理的。盧仝在長文中批評皇帝老子隻顧喝新茶,不管蒼生性命,怎麼到瞭現代人的手裡,就斬頭去尾,斷章取義,完全不顧詩人的原意瞭呢?
這就提醒我們,喝茶固然是雅致的妙事,但不可忘記采茶人的艱辛。最新一期《三聯生活周刊》就發表瞭紀實文章——《我在江南體驗茶廠女工的生活》。“連續一周,每天16個小時,我們一刻不停地幹活,於是你不用為瞭一口鮮茶再等上整整一年”。作者賈百嶽如是開篇。文章寫道,做茶真是看天吃飯,沒有天氣、溫度的配合,就沒有收成;春天溜走的速度比我們想象的要快得多,一環環緊接著推進,才能讓鮮味停留。茶工一直工作到瞭深夜;今年,全國茶區升溫慢,茶季比往年晚瞭一個禮拜,我們險些沒有在預期時間完成發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