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的一項賣國政策,讓百年後的崖山出現瞭12個充滿屈辱的文字!
文章分類:南宋
張弘范畫像
宋恭帝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南宋都城臨安被攻破,隨後,五歲的宋恭帝趙隰出降並宣佈退位,此時,南宋已經在名義上滅亡。但是趙隰的兩個哥哥趙昰和趙昺卻在大臣的保護下逃出瞭臨安城,一路南下,先後建立瞭兩個小朝廷。直到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張弘范在崖山對南宋小朝廷發動全面進攻,陸秀夫背著宋末帝趙昺一起投海殉國,與蒙古對峙四十多年的南宋最終宣告失敗。張弘范勝利之後,在崖山石壁上刻下“鎮國大將軍張弘范滅宋於此”十二個大字。
建炎南渡
南宋與金國對峙
那麼問題來瞭:張弘范明明是漢人,為何對消滅自己的母國沒有一點愧疚呢?這就要從一百多年前的“建炎南渡”說起。“靖康之變”後,金國沒有能力徹底消滅宋朝在南方的殘餘勢力,於是扶植張邦昌為偽楚皇帝,讓他負責管轄剛剛占領的江北及江南的北宋故地,但這個政權僅僅存在瞭32天。後來康王趙構稱帝,稱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並在江寧府今南京)誓死抗金。然而,趙構也沒堅持多久,就在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撤到臨安在今杭州西),並以臨安為南宋的臨時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