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面對將自己置於死地的好朋友,蘇軾選擇“寧以我身代友人命”
文章分類:北宋
這幾天,一樁留學生謀殺案讓法律、道義與人性成瞭全民探討的話題。
“好朋友”這個詞也就比較火瞭。
在《世說新語》“德行第一”篇裡,看到瞭這樣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一郡並獲全。
荀巨伯到遠處探望朋友的病,正好碰上外族強盜攻打郡城,朋友對巨伯說:“我就快要死瞭,你快走吧!”巨伯說:“我遠道來看你,你卻叫我走;損害道義來求活命,怎麼會是我荀巨伯做出的事?”強盜進瞭郡城,對巨伯說:“大軍到瞭,全城的人都跑光瞭,你是什麼人,竟敢一個人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