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讓位原是無奈之舉,原來他早就想取代周成王
文章分類:西周
你也會想看的:周成王是個什麼樣的君主?如何評價周成王功績?
說起周公,似乎總與“解夢”糾纏不清,然而周公生平最重大的事件,莫過於執政六年後讓位於成王,實現權力的和平過渡,於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當危難過後便毅然讓位,周公這種無畏無私的精神,受萬代稱頌,同時也引發瞭後人對其讓位之舉的質疑。
周公像
有人指出,《荀子.儒效》和《淮南子.記論訓》中都說周公想要奪取天下,《禮記.明堂位》和《韓詩外傳》卷三也有記載周公想要坐上天子的位置,《尚書.大傳》更明確指出,周公身居要位,管理著天下的國事。
又有人考證說,《尚書.大誥》中出現的“王”,把周文王稱為“寧王”,也稱作“寧考”,而“考”是對已故父親的稱呼,所以這個“王”應是周公,而《康誥》中的”王“稱康叔為”弟“,顯然這個”王“也是周公,如此說來,周公的確自稱為”王“。
周公輔佐成王
根據以上證據,便有人認為,周公在武王去世而成王年紀尚幼之時,便有謀權的意圖,之後以”王“之名義,行”王“之權利,雖說東征西伐、治國安邦功不可沒,但也不能掩蓋其意欲以權奪位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