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被困麥城,為何不扣押諸葛瑾作為脫身之計?
文章分類:蜀漢
你也會想看的:【薦讀】關羽之死,死在心態;張飛之死,死在情緒
關羽發動襄樊戰役,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曹操勾結孫權,夾擊關羽,孫權派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敗走麥城。劉封、孟達不救,糜芳、傅士仁投降,關羽孤立無援,退守麥城,被東吳大軍圍困,彈盡糧絕。
這時,孫權派諸葛亮大哥諸葛瑾前來勸降,關羽內務糧草,外無救兵,軍心渙散,大多逃亡,隻剩下三百多人,可以說危在旦夕,關羽能突圍的機會非常渺茫。
後來,關羽突圍也證明瞭這一點,東吳重兵圍頓,關羽插翅難飛,最終,關羽中瞭吳軍埋伏,被潘璋部將馬忠擒獲,孫權將其父子殺害。
離開麥城之前,諸葛瑾進來勸降,這本來是一個好機會,扣押諸葛瑾,以此要挾孫權。
在生死關頭,關羽為何不扣押諸葛瑾作為人質,作為脫身之計,逃回成都呢?
《三國演義》第七十六回:忽報城下一人教休放箭,有話來見君侯。公令放入,問之,乃諸葛瑾也。禮畢茶罷,瑾曰:“今奉吳侯命,特來勸諭將軍。自古道識時務者為俊傑,今將軍所統漢上九郡,皆已屬他人類;止有孤城一區,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危在旦夕。將軍何不從瑾之言,歸順吳侯,復鎮荊襄,可以保全傢眷。幸君侯熟思之。”關公正色而言曰:“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義投敵國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請出城,吾欲與孫權決一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