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莊子的表達焦慮
文章分類:戰國
你也會想看的:愛國詩人變成瞭嘴炮王 這個耿直的屈原萌不萌?
莊子的表達焦慮
文/程水金

莊子對人生與人心的思考,可謂古今獨步,尤其對觀念的表達與接受,有著無與倫比的深刻反省。首先,莊子對人類既有語言的表達功能,產生瞭極大懷疑,認為語言對於表達思想無能為力。其次,莊子對一般受眾的接受能力與接受習性頗為不滿,“高言不止於眾人之心”,致使“至言不出”而“俗言勝”的可悲局面。再者,莊子思想體系本身強烈的立異性,尤其是思想結構之自立而又自破無所粘滯的流動性,更加增添瞭表達與接受的艱難。因此,如何有效地傳達思想,何種言說方式有利於接受,就成為莊子從事表達之前必須自覺思考,或者在表達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克服的先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