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隸書大傢胡漢民
在清末民初,一批仁人志士跟隨孫中山推翻瞭腐朽的滿清王朝,建立瞭中華民國。在這批仁人志士中,有4位不僅知識淵博,德高望重,並以精湛的書法享譽書壇,這4位書法傢就是吳稚暉、胡漢民、於右任和譚延闓,當時這4人被譽為“民國四大書傢”,也稱“真草篆隸四大傢”,其中胡漢民以隸書享譽書壇。不過時至今日,胡漢民似乎已淡出人們的視線,後市值得藏傢關註。
民國元老 功勛卓著
胡漢民(1879—1936年)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傢、書法傢。字展堂,廣東番禺人。胡漢民早年傢庭很不幸,11歲時,其父就去世,兩年後其母也病逝。不過,胡漢民天資聰穎,從小能文能詩,13歲時寫下種竹詩:“種竹北窗前,瀟瀟清香發。本以招涼風,反教蔽明月。”可惜在以後的幾年裡,一個哥哥及兩弟一妹也因疾病無錢就醫而早逝。接連而至的不幸,使年幼的胡漢民備感憂傷,以致成年後一直體弱多病。這一時期,胡漢民的人生觀發生瞭很大變化,從友愛的傢庭中心的人生觀,一變而為冷酷的厭世觀。
胡漢民早年求學菊坡書院學海堂,20歲任廣州《嶺海報》記者。1902年赴日本留學,入東京弘文學院師范科,未久以退學潮回粵任教。1905年再赴日本,入東京法政大學,同年加入中國同盟會,任評議部評議員、《民報》編輯。1907年隨孫中山赴河內,策動武裝起義。1909年任同盟會南方支部支部長,策劃廣州新軍起義及黃花崗起義,辛亥革命時任廣東都督,後隨孫中山赴南京,出任臨時大總統府秘書長,旋回廣東任都督兼民政長。二次革命失敗後亡命日本,任中華革命黨本部政治部部長。1917年任廣州護法軍政府交通部總長。1921年任廣州非常大總統府總參議兼文官長,國民黨“一大”任中央執行委員,兼廣東省長。孫中山北上後,胡漢民留守廣州,代理大元帥職。1925年8月因廖仲愷被刺案嫌疑,一度被拘,旋赴蘇聯考察。1927主持在南京成立的國民政府並任中央政治會議主席。1928年赴歐洲考察,回國後任立法院院長。1931年2月遭蔣軟禁,10月獲釋。後至廣州,成為南方實力派反蔣精神領袖。1935年胡漢民被選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次年5月2日在廣州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