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將軍馬援率戰艦2000征討安南,為何死後爵位還被剝奪瞭?
文章分類:東漢
你也會想看的:從劉秀廢郭後看陰麗華的人生智慧
蘇軾謫瓊渡海,“以伏波為指南”,果然“往返順風”,便題《伏波將軍廟碑記》。李綱貶官萬州,“默禱海神,夜渡安然”,親書《伏波將軍廟碑記》,並撰《伏波廟陰碑》文。
伏波將軍者,西漢路博德、東漢馬援也。由漢而宋,遠隔千年,為何蘇東坡、李綱對兩伏波將軍如此尊崇?
馬援在歷史上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傢,赤膽忠誠,智勇雙全,為平定南域叛亂,維護漢朝江山統一有功,被朝廷封為伏波將軍。
《後漢書·馬援傳》和《資治通鑒》等史書對馬援“平定西羌,遠征交趾,駐軍邊塞,平亂武陵”,褒譽有加。他的《戒兄子嚴、敦書》發人深省,而“馬革裹屍”更是氣壯山河。
海口榮山村馬伏波廟。攝影:蒙樂生)
建功立業生為人英
西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四月,丞相呂嘉殺南越王趙興及漢將韓千秋,另立趙建德為王,割據嶺南。漢武帝命邳離侯路博德為伏波將軍,平定南越,以其地為儋耳、珠崖、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九郡,史稱路博德“前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