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國傢寶藏坎坷命運 袁世凱曾提出變賣皇傢禦用瓷器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你也會想看的:張作霖去世前隻留下瞭短短幾句話,隱含的信息量卻很大
清末國傢劇變之時,歷代清王室收羅的珍寶也就成瞭各方覬覦之物。而袁世凱也不例外,他曾想賣掉宮內的瓷器換錢。
作者:劉江華
乾隆款琺埌彩花卉瓶
武昌起義爆發後,遲至10月12日才接到湖廣總督瑞澂的電報,並於當日發佈諭旨,派陸軍大臣蔭昌率兵南下鎮壓。考慮到武漢三鎮毗鄰長江,又加派薩鎮冰的海軍和程允和的長江水師開赴武昌,由蔭昌統一指揮。第二天,蔭昌所帶兵隊從北京出發。與此同時,清廷下令掌管全國財政的度支部負責籌餉。
武昌起義之時,清廷財政狀況究竟如何?陸軍大臣蔭昌的一份手諭透露瞭秘密。出發前,蔭昌先去拜會度支大臣載澤。很明顯,商談的結果讓蔭昌十分失望。10月17日,蔭昌給下屬寫瞭一份手諭,說現在國庫的存銀隻有數百萬兩,但他估計,要想平定武昌兵變,至少需銀上千萬兩。對比雍正、乾隆時期國庫四五千萬兩的存銀,此時的大清國可以說是夠窮的瞭。
近來有一種說法,宣統時期,清朝的經濟實力當時在全世界也名列前茅。確實,清廷的財政收入不少。根據《清史稿·食貨志》的記載,宣統二年,度支部公佈宣統三年的財政預算,全年收入預計為約銀2.97億兩。但支出浩繁,導致財政缺口相當大,宣統三年的財政赤字預算是4400多萬兩,宣統四年也達到4300多萬兩。財政緊張,導致像東三省地區,官員隻發九成工資,而占官員收入大頭的養廉銀,則隻能按六成發放。各地以增兵防剿為理由,紛紛向清廷要錢,但“庫款奇絀”的度支部一律答復為“萬難籌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