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 豫讓刺趙襄子:小刺客的背後,我們在揣測什麼?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扁鵲與蔡桓公:治病必先知診診病必先知望!
史傢視閾
手段與目標:一個道德悖論
文 鮑鵬山
殺一個被抓獲的刺客,容易;放一個被抓獲的刺客,難。但趙襄子做到瞭。在這段小故事裡,刺客豫讓卻因為沒有報仇成功,而讓後人尊敬。
在敘述歷史時,用善意來解釋歷史人物的正當行為,比用惡意來揣摩出別人的陰暗動機更有利於建立對善的信仰,更利於鼓勵人們道德向善。
三傢分晉是中國歷史上的大敘事,很多人甚至以此劃定春秋與戰國的分野,即使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其記事年月選定公元前403年,追索下來,其實也和這件大事有關。但是,有些時候,大敘事未必有意義,有意義的,往往是一些被大敘事淹沒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