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推薦袁紹做征討盟主的原因
文章分類:東漢
你也會想看的:呂佈為何被公認為三國第一猛將?
曹操刺殺董卓不成,隻的逃走,同時召集十八路諸侯反董卓,既然是十八路諸侯,就該有個盟主,曹操為什麼不自己擔任盟主,而是推薦袁紹當這個盟主呢?
袁紹四世三公,出身世傢。世傢的意思,便是有勢力的傢庭。兄弟加起來,更有力。曹操是聰明人,知道自己不夠份量,不敢妄想。卻也明白順水人情的重要性。反正袁紹一定當選,為什麼不爭取做一個提名的人?所以曹操不等其他的人發言,立即推舉袁紹。
袁紹如果不負眾望,大傢就會另行推舉他人。甚至於懷疑曹操虛情假意,希望引起大傢的註意,出面把他推舉出來?當然,曹操心裡有數,在場以袁紹最為適當,但是袁紹並不是理想的領導人。所以在袁紹宣誓就職之後,馬上借著酒裝瘋的機會,向袁紹進言“同扶國傢,勿以強弱計較”。因為曹操和袁紹是老同事,深知袁紹為人矜驕自負,並無真才實學,不脫富傢子弟的習氣。他在何進要清除宦官,不被何太後同意的時候,建議何進召董卓入朝那一件事情,就做得十分不妥當。沒有合適的人才,選舉、推舉都一樣沒有效果。百般無奈,也隻好推舉袁紹,至少在袁紹心中,可以占有更大的份量。將來有所建議,應該更加有利。果然大傢熱烈響應,可能也是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