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為什麼要殺功臣
文章分類:西漢
劉邦登基稱帝時封瞭七個異性王,但到頭來都被劉邦接二連三的給殺掉瞭。對於這些與他同生共死同闖天下的好兄弟,一代帝王為何會下如此殺手?高帝五年,漢初劉邦稱帝,有封王封侯者百餘人,這些漢初功臣中,大傢熟知的有蕭何、張良、韓信、彭越、英佈、曹參、陳平、灌嬰、周勃、樊噲等人。其中,韓信、彭越、英佈被誅,恰巧三人都是異姓諸侯王。那麼劉邦為什麼要殺這些功臣呢?
第一個犧牲品是燕王臧荼,他就在劉邦稱帝的那一年被劉邦以謀反罪名消滅。
接著是韓信,在劉邦稱帝的第二年被逮捕,罪名同樣是企圖謀反。5年後,劉邦夫人呂皇後對被軟禁多年的韓信仍不放心,又用計將他處死於長安宮中,並且誅連三族。
劉邦的懷疑猜忌和殘酷無情,使得將士和功臣們人心惶惶,唯恐有一天會被他消滅,有的甚至被逼得真的反叛起來。韓王信就是害怕劉邦的懷疑,在極度恐懼的情況下幹脆公開投降匈奴的。但最後也逃脫不瞭被追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