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世80周年後,魯迅還沒獲得新生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你也會想看的:杜月笙的後人有誰 杜月笙語錄有什麼
文丨特約評論員張豐
魯迅是我最敬畏的中國現代作傢,也是我唯一讀完”全集“的作傢。但是,自從2009年讀完之後,我就把魯迅全集放在瞭書架的最上方。按照順序,從第1到第18卷挨個排列,定期拭去上面的灰塵。我對他老人傢畢恭畢敬,但是也束之高閣,很多人的態度可能和我差不多。
遙想2001年,我還是個青年的時候,曾專門從青島跑到北大,去聽錢理群先生講魯迅。那時,錢老師的學生,比如摩羅和餘傑,也都是青年心目中的偶像,他們言必稱恩師,錢老師的課理所當然地火爆。那節課錢先生講到”如果魯迅活到1949年以後會怎樣“,用魯迅自己的話說,如果能穿著黃背心掃馬路就算不錯——講者認真,聽者也很嚴肅,有傳說北大將停止錢先生的魯迅系列講座,更讓課堂多瞭幾許悲壯氣氛。
去世幾十年瞭,魯迅依然敏感,這顯示出他文字的生命力,但也與外部環境有關。盡管進進出出,魯迅的文章依然是中學語文課本中比重最大的,但是課文的選擇,偏重那種戰鬥性的雜文。更重要的是,對這些文章的闡釋,也有一個標準答案,這一切,讓人對魯迅有些厭倦,大多數學生的感受,都是”一怕周樹人,二怕文言文“,魯迅成為學生心中腐朽力量的代表。但是,如果對教材進行改革,去掉幾篇魯迅,輿論也會炸鍋:去掉這些篇目,編教材的想表達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