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投身革命前的第一次創業,貪欲與人性的博弈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你也會想看的:袁世凱視之為自己的典韋,辛亥革命後向北跪拜,上吊自盡
筆者記得有個前輩講過什麼叫做生意,並將生意與買賣區分開來,具體情節記得不甚詳細,大致意思是說,生意人賺錢的資本是買賣意願的撮合,我們如今所說的中介和經紀人就是生意的最典型形式。而曾經的國民黨黨魁蔣介石最早的一次創業就是做生意,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經紀人
從1918年至1923年,蔣介石和它發生過密切關系;它也曾給予蔣的生活、思想以深刻影響。1920年初,蔣甚至有過以經紀人為職業,作棉花、棉紗買賣的念頭。蔣介石1920年1月1日日記雲:“今年擬學習俄語,預備赴俄考察一看,將來做些事業,或學習英語,遊歷世界一周,訪探各國政治,以資采擇。二者如不能,即在事業方面立足,組織棉麥會社,種植棉麥,否則充當經紀人。作棉花、棉紗買賣。”
鮮為人知的是上海交易所是國父孫中山倡辦的。孫中山在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終為經費所窘。1916年12月,孫中山接受日本方面的建議,決定與長期支持中國革命的日本神戶航運業巨頭三上豐夷共同在上海開辦交易所,企圖以盈利所得資助革命。交易所之組織,則以證券交易、物品交易二者同時經營為最有益於上海市場,尤能助中國一盤實業之發展。但是,正當籌備工作緊張進行之際,張勛在北京擁溥儀復辟,上海市面頓時陷入混亂,銀根突緊,拆息猛漲,商業停滯,交易所籌辦暫停。1918年,戴季陶、張靜江、蔣介石等共謀利用前案,繼續申辦。然而隨後因群龍無首,上海各商幫旋即產生分辦、合辦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