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的稱帝悲劇:大傢已經習慣站著,不會再跪下去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你也會想看的:孫中山開國紀念幣精品上六星出手
在中國近代史上,袁世凱原本應該是個流芳百世的英雄:推翻清廷,結束中國兩千年帝制,全賴袁項城之功。
宣統帝遜位後,袁世凱的聲望達到人生巔峰。連當時的南方革命黨都贊他曰:世界上的第二個華盛頓;中國的第一個華盛頓。
可悲的是,推翻帝制的袁世凱,後來卻走上瞭稱帝的不歸路,從此變身為“袁逆”,背負叛國罪名,被綁在歷史恥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客觀地說,袁世凱之所以稱帝,除瞭私心外,還是有一部分公心的:他認為當時的中國更適合帝制,而不是共和。
作為晚清的一個老官僚,無論是由於知識結構的不足,還是由於過往經驗帶來的局限,袁世凱其實一生都沒太弄懂什麼是共和。他隻是覺得,辦瞭數年共和袁世凱原話。註意,他用的是“辦”),局面還是一團糟,他有一種老革命遇到新問題的煩惱。反復權衡,還是帝制那一套他更熟悉,於是就稱帝瞭。
當然瞭,袁世凱能夠最終下定決心,與他身邊圍繞的一群宵小之輩不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