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傢新論:魯迅首先是翻譯傢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1936年10月19日,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作傢魯迅與世長辭。80多年來,關於魯迅的談論從來沒有停止過。在一些人眼中,他嫉惡如仇,是旗手,是導師,是人道的標本,正義的光源;他還是“睚眥必報”的好鬥之徒,終其一生以“持矛把盾交鋒為樂”。鳳凰衛視《文化大觀園》紀念魯迅特別節目中說:“在幾代中國人的印象中,魯迅成瞭一個背後插滿小旗兒的老武生,在萬惡的舊社會搖旗吶喊,左右開弓。”
80多年後,在提倡多元化的今天,魯迅雖然在許多人眼中依舊代表著“中國人的脊梁和咽喉”,但他的作品卻成為追求快感的《Q版語文》惡搞的對象,孔乙己因為偷光盤被打斷瞭腿,少年閏土成瞭“古惑仔”。魯迅本人則成瞭中學生口中“一怕寫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樹人”的“三座大山”之一。
是時代在變,還是魯迅在變?北京魯迅博物館館長、魯迅與周作人研究專傢孫鬱說,這80多年來,對魯迅認知的歷史,就是我們和魯迅不斷地錯位又不斷地相逢、不斷地誤讀又不斷地相知的歷史。事實上,魯迅在苦澀的孤獨、慘淡的人生之外的一面確實鮮為人知:他愛讀雜書,愛吃糖,喜歡看好萊塢電影,喜歡漢代畫像,喜歡齊白石,對書法、木刻頗有研究,被稱作“中國新興木刻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