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紂王四年禮卣銘文解讀
四祀邲其卣圖1)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在河南安陽小屯村一帶發現,是商辛四年商王賞賜亞貘傢族的酒器。原為張效彬所藏,1956年北京故宮博物院購得並修配。該器通高34.5厘米,口徑10.3厘米,重4.2千克。圓壺長頸鼓腹圈足,頸兩側有耳,連犀首提梁。蓋有圈形捉手,面飾方格紋、聯珠紋。原器破殘,頸部獸面紋以下、圈足以上的腹部多有修配。器蓋與內底各鑄相同銘文四字“亞貘父丁”圖2、3)。圈足外底有銘文8行42字:“乙巳,王口曰):‘尊文武帝乙宜,在邵大廳’,遘乙翌日;丙午,口免言,二字合為一字);丁未,煮;己酉,王在梌,邲)其易賜)貝,在四月,惟王四祀翌日。”圖4)
銘文大意:在乙巳這天,殷王說:“祭祀文武帝乙當用宜俎)祭祀。”時值在邵大廳,恰好遇到大乙的祭祀之日。丙午這天,將食物正式移至祭器中。丁未日,進行瞭煮祭。己酉日,王在梌地,其被王賞賜瞭很多貝。時在四月,這是殷王即位第四年的祭祀之日。銘文“亞”,在這個范圍內為圖象字,“貘”,獸名。《爾雅·釋獸》:“貘,白豹。”戰旗上的軍徽,指代兇猛軍隊。“父”,開始。《老子》:“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丁”,壯大。《史記·律書》:“丁者,言萬物之丁壯也。”這句話的原意是:“在這個范圍內生產兇猛軍隊開始壯大。”銘文“亞貘父丁”,指是器主族氏,記載商王祭祀文武帝乙和邲其受商王賞賜之事。“文武帝乙”是帝辛之父帝乙前1101年繼位,前1076年病卒,葬於殷)。這件卣作於帝辛四年前1078)。帝辛前1075年即位,前1046去世),在位30年。卣,是古代一種盛酒的器具,一般為橢圓形,大腹、斂口、圈足,有蓋和提梁,亦有稱此為壺的,故四祀邲其卣又可稱為四祀邲其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