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曾與朱權約定平分天下-最終卻換來一世淒涼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洪承疇投降清廷可以被理解嗎?這8個字很精辟!
人們經常用“一諾千金”這個詞來形容一個人說話算數,極有信用。但反之如果光是許諾,最終卻沒有兌現,就成“畫餅”瞭。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為激勵員工,老板們紛紛對下屬畫出各種大小不同“餅”,相信不少人都經歷過。但其實在中國古代,人們早就精確的掌握瞭這種“畫餅”技術。
1398年洪武皇帝朱元璋死後,皇太孫朱允炆繼承皇位,是為建文帝。朱元璋生前先後分封二十五個子孫為藩王,駐守守全國各地。這些藩王與建文帝既是君臣,還是叔侄,同時這些藩王掌握軍權,這使得建文帝如芒刺在背。為鞏固中央皇權,即位伊始建文帝就開始削奪地方藩王的勢力。先後廢除瞭五位藩王,最後準備對實力最為強大的燕王朱棣下手。
在得到消息後,朱棣於1399年8月舉起“靖難”的旗幟。對此建文帝派遣老將耿炳文率領三十萬大軍北上討伐,結果被擊敗。此後又派遣曹國公李景隆集結五十萬人再度出征。朱棣以少勝多,再次擊敗朝廷大軍,朝廷被迫采取守勢。
但屢屢得勝的朱棣也面臨著一個極為嚴峻的問題,自己畢竟是以一隅敵天下。如果一旦打起持久戰,早晚會失敗;唯有速戰速決,率精兵直搗南京,方能有勝利的可能。那麼問題來瞭,朱棣起兵時隻有八百人,此後陸陸續續的招收瞭一些朝廷的軍隊,但總兵力也不過幾萬人而已。去哪裡找這麼一支機動能力強的精銳兵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