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為何不願徹查孔祥熙案?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當然,作為民國政府大部分時間的執政者,為瞭維護統治,提高行政效率,蔣介石曾經“頻出重拳”反腐,也在一定范圍和一定程度收到瞭效果。但總體來說,民國的腐敗現象不但沒有得到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1947年8月22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特使魏德邁批評說:貪贓受賄和殘酷鎮壓的政策把政府搞得四分五裂。歷史學傢吳相湘則在《孫逸仙先生傳》一書中評論說:“南京時代官僚腐化比較北洋時代有過之無不及。”
當時人們編造瞭一些歌謠,來諷刺國民黨的腐敗現象。如:“半分責任不負,一句真話不講,二面做人不羞,三民主義不顧,四處開會不絕,五院兼職不少,六法全書不問,七情感應不靈,八圈麻將不夠,九流三教不拒,十目所視不怕,百貨生意不斷,千秋事業不想,萬民唾罵不冤。”
蔣介石反腐為何越反越腐?我們從轟動一時的孔祥熙案中或可一瞥端倪。
1942年,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的第五個年頭。抗日戰爭進入最艱苦的相持階段。面對日益緊張的財政需要,國民政府決定“同盟勝利美金公債”。號召民眾用國幣購買,許諾抗戰勝利後還之以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