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一百姓寫瞭副對聯,此人不願貼出來,卻得到朱元璋獎賞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揭秘明朝未解之謎之:建文帝千古謎蹤
對聯是諸多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也稱“對偶文學”,有上千年的歷史,最早的對聯叫“桃符”,是在兩塊桃木板上畫上“神荼”、“鬱壘”兩位大神的圖像,或者直接寫上“神荼”、“鬱壘”的名字,掛在門首,起到納福驅邪的效果,後發展成多種形式,如春節時掛的春聯,辦喪事時的挽聯,辦喜事時的慶聯等等。
眾多形式的對聯,春聯影響范圍最廣,每逢春節,傢傢戶戶都會貼在門上,用簡潔精巧的文字,抒發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春聯作為一種獨特的習俗,最早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chǎng),據宋人張唐英所著《蜀檮杌》記載,春節時,孟昶在他傢門上掛出桃符,寫的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也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孟昶的這幅春聯,其實是他對以往傳統形式桃符的改進,雖說是中國第一副春聯,但並未推廣開,經歷瞭宋、元兩代發展,春聯也隻是被少數有條件的大戶人傢接受,一直到明初,春聯才真正走進千傢萬戶,成為人們過年時必做的一件事,而把貼春聯規定成一種過年習俗的人,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