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留下的思想遺產——“人立而後凡事舉”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對阿Q式的“群奴”,魯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而對“卑劣無恥的奴才”,尤為不齒。特別是一些“叭兒狗”文人,魯迅給予無情的諷刺、打擊。他從鄉下人偷挖雷峰塔磚談及“奴才式的破壞”,為“日日偷挖中華民國的柱石的奴才們,現在正不知有多少!”而痛心疾首
硬骨頭的魯迅沒有絲毫奴顏媚骨,這是眾口一詞的公論。由之我想,文學傢、思想傢魯迅的文化遺產,倘用一語來概括其思想之精髓,那便是:抗拒為奴。
自1907年倡言“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至1936年臨終前奉勸“大朋友”,“我們既然生著人頭,努力來講人話罷!”可以說,魯迅30年如一日地抗拒為奴,用他的“金不換”教育國人:萬勿安於奴隸生活,更不可甘為奴才,而要做一個挺直脊梁的中國人!
抗拒為奴,是魯迅基於對中國歷史和現實生活的清醒認識。在魯迅眼裡,有3000餘年古文明的中華帝國,本質上就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瞭奴隸的時代”。這“一亂一治”循環往復,坐龍椅的主子雖不同,但億萬民眾“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到現在還如此,然而下於奴隸的時候,卻是數見不鮮的”。直到晚年,魯迅仍固執己見,“自有歷史以來,中國人是一向被同族和異族屠戮,奴隸,敲掠,刑辱,壓迫下來的……真教人覺得不像活在人間”。做瞭3000餘年奴隸、牛馬的中國人,倘不抗拒為奴,隻會心安理得地茍活著,那麼中國的運命就很可悲瞭。魯迅為此而“大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