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傢之曾鞏:文章傳百代 吏治耀千古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王安石與司馬光的是非恩怨
曾鞏(公元1019年—公元1083年),字子固,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後居臨川,北宋散文傢、史學傢、政治傢。其位列“唐宋八大傢”,世稱“南豐先生”。
唐宋八大傢之一:曾鞏
嘉公式二年(公元1057年),以文章著稱的曾鞏進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參軍,並以明習律令,量刑適當而聞名。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曾鞏任《宋英宗實錄》檢討,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寧五年後,歷任齊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滄州等知州。他為官期間,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在各地期間,他根據王安石的新法宗旨,結合實際情況加以實施。他致力於平反冤獄、維護治安、打擊豪強、救災防疫、疏河架橋、設置驛館、修繕城池、興辦學校、削減公文、整頓吏治、廢除苛捐雜稅,深受群眾擁戴。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四月,曾鞏卒於江寧府(今江蘇南京),追謚為“文定”,終年65歲。
曾鞏出身儒學世傢,祖父曾致堯做過尚書戶部郎中,父親曾易占為太常博士,皆為北宋名臣。曾鞏天資聰慧,記憶力超群,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年十二即能為文,當時曾上書歐陽修並獻《時務策》,自此名聞天下,並有《元豐類稿》傳世。曾鞏的文體風格為“古雅平正”,並擅長引經據典,文章結構則平易理醇,章法開闔、承轉、起伏。正因為其文章易於模仿和學習,所以他成瞭唐宋文派和桐城派學習的首要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