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見到曾經迫害他的獄吏,瞎編瞭一個故事,就讓其落荒而逃
文章分類:北宋
蘇洵曾經說過一句話:“忘其小喪而志其大得。”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不要因為小小的挫折而喪失自己對遠大志向的追求,也就是不要因小失大。
蘇軾就真的做到瞭這一點。他幾次遭到迫害,但並沒有怨天尤人,而始終以寬廣的胸懷、豪放的性情對待一切,忍受不平,機智地與那些官場小人進行鬥爭。他在詼諧的談笑中,曲折不露地發泄自己心中的不平怨氣。他自己也說過:“我心裡有什麼話,非說出來不可,正像飯裡有隻蒼蠅,非要吐出來不可一樣。”正因為這樣,他經常在幾個好友面前現編故事現說,以發泄胸中的憤懣不平之氣。
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蘇軾四十三歲,被調任湖州知州。烏臺詩案中,他被押進汴京大牢,備受獄吏們的摧殘凌辱。出獄後,他被貶到黃州,不久又調回汴京任禮部員外郎。恰好這一天,偶然遇見瞭當年迫害他的獄吏。當著蘇軾的面,獄吏慚愧不安,當年的那股橫暴之氣也不知道跑哪去瞭。蘇軾看他誠惶誠恐的窘態,就好像吃瞭一隻蒼蠅,覺得非吐出來不可,於是當場給大傢編瞭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