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如何從一個渾身都是毛病的人,變成後人敬仰學習的聖賢?
文章分類:清朝
文|佳文
曾國藩大概是近代史上毀譽參半的大人物,即便在當代有關他教育孩子、規誡弟弟的傢書、日記還是十分暢銷,這大概可以從一個側面說明曾國藩成功的秘訣就在於不斷自省,總結教訓。其實大紅人曾國藩年輕時是個憤青,“自負本領甚大,每見人傢不是”,看誰都不順眼,但三十過瞭突然清醒過來,堅持數十年一日記日記修身,最終成為一代名臣、大儒。
為什麼曾國藩能成功,你隻需要看看曾國藩的日記就知道瞭。勵志發奮的曾國藩日記的篇幅都不長,幾十字,一二百字,寫的內容多是生活的白描:從早晨起床開始,吃的什麼飯,和誰說的什麼話,甚至晚上做瞭什麼夢,都一一記錄下來,然後回憶自己一天的言行,發現其中哪點不符合聖人要求,就加以自責,做深刻自省。
更關鍵的是,曾國藩寫日記不光自己看,還讓別人看。為啥要讓別人看,其實就是要別人督促提醒自己改掉不好的壞習慣。比如有一次,他在日記中抱怨駱秉章對他很冷淡,他的弟弟曾國華評論說:“兄之面色,每予人以難堪。”你給人的印象不好),曾國藩從此以後對駱秉章一改往日的冷峻輕視,人際關系很快就好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