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為什麼要求漢人必須留辮?魯迅一言道破天機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你也會想看的:郭沫若: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
清朝中國人腦袋後拖著的“豚尾”長辮一直為外人所恥笑,清朝以來所有的反抗者都以剪掉辮子蓄發為標志,尤其是在進去到20世紀初清朝的辮子就顯得更加的不合時宜瞭。
1875年日本駐華公使森有禮城當著守舊的李鴻章指出:“貴國頭發長垂, 鞋大且粗, 不適應我國人民。勤勞是富裕之本, 怠慢是貧苦之源,然而我國不願意怠慢致貧, 而想要勤勞致富, 所以舍舊就新。”沒曾想作為清朝改革領導者的李鴻章冥頑不化的表示:“衣服舊制體現瞭祖宗的遺志, 其子孫應該珍重, 萬世保存才是。我國決不進行這樣的變革, 隻是在軍器, 鐵路, 電訊其他器械必需之物, 才不得不采之外國。”
清朝更是因為曾經派往美國的官辦留學生因為接受瞭西方教育和文化的影響,而剪瞭辮子嚇得指著他們見異思遷,離經叛道,為瞭避免破壞祖制,於是毫不留情的在1881年將所有的赴美留學生全部撤回,從而讓中國與現代文明本能擦出更多火花卻因此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