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末年,雍正為奪取皇位使出瞭一張王牌,結果康熙死後成功繼承皇位
文章分類:清朝

在清初四大疑案中,雍正皇帝獨占兩案,可以說是爭議最多、最大的皇帝。尤其是雍正皇帝繼位的真相,數百年來一直是文人墨客、學者高人關註的熱點,就連民間百姓也耳熟能詳。由於沒有人能夠拿出過硬的證據,雍正篡位說和雍正繼位說各執一詞,出書無數,文章無算,迄今為止,無人能夠使其蓋棺定論。
按道理說,康熙皇帝是歷史上少有的千古一帝,他8歲繼位,14歲親政,殺鰲拜、平三藩、收復臺灣、親征葛爾丹、北禦俄國,一生文治武功,在中國古代史上鮮有帝王能夠與之比肩。但為什麼在處理身後事的問題上猶豫不決,兩廢太子,導致瞭“九龍奪嫡”的情況發生?
仔細想一想,康熙為瞭傳位大事也是費勁心思,從第一次廢太子開始,康熙就已經意識到太子制度的弊端。封建君主專制發展到清朝,已經到瞭前所未有的高度,皇權高度集中。這時太子和太子黨就成瞭皇權最大的威脅,康熙在除掉太子黨索額圖的時候,熟讀史書的康熙心中一定想到瞭歷史上漢武帝、唐太宗、武則天都曾經廢殺太子的事情,所以他為瞭保全太子,避免皇權與儲權激烈的沖突,隻得廢掉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