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宗李曄為何被一個太監廢黜?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獨孤皇後:我比武則天更厲害你知道嗎?
唐昭宗李曄為何遭宦官廢黜?昭宗是懿宗第七子,僖宗的同母弟弟。咸通八年(867)二月二十二日生於長安宮中。6歲封壽王,最初名李傑,文德元年(888)三月六日僖宗崩於武德殿,他被立為皇太弟監國,改名李敏。八日即位,又改名李曄。幾次改名,昭示著他政治身份的變化。昭宗即位這年22歲,按說也是成年天子瞭。不過,在僖宗彌留之際,朝廷群臣並沒有看好他,而是看中瞭吉王李保,理由是吉王在諸王當中最有賢名,年齡又長於壽王。當時支持昭宗的隻有掌握軍權的宦官楊復恭等人。楊復恭之所以擁立壽王,仍然是宦官自行廢立的慣用舊例。除此之外,可以看到的理由有:一是昭宗和僖宗是同母所生,關系最為密切;再是他在僖宗多年避難逃亡過程中都隨侍左右,而且還能夠表現一些軍事才能,與楊復恭關系相處也算和諧,比較能為楊復恭等人接受。就這樣,昭宗在宦官的擁立下成為唐朝最後一個以皇太弟身份即位的皇帝。昭宗聽政以後,頗有重整河山、號令天下、恢復祖宗基業的雄心壯志。他認真讀書,註重儒術,尊禮大臣,企圖尋找治國平天下的道術。此刻的昭宗意氣風發,神氣雄俊,給人留下瞭很好的印象,贊譽他“有會昌之遺風”。昭宗要重振朝綱,壓制強藩,剛即位就招募十萬大軍,試圖實現以強兵威服天下的目標。然而,事情似乎並不像他設想的那樣簡單。多年來,各地強藩勢力已成尾大不掉之勢,與朝廷百官、內廷宦官的關系盤根錯節,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年輕氣盛的昭宗想要畢全功於一役,不僅難以成功,而且還引發瞭更大的政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