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鄭成功雕像不怕雷擊?雕像面朝廈門島的而不是臺灣?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忠臣史可法的老師 史可法的老師

鄭成功,明末抗清名將、民族英雄;1624年8月27日出生於母親的故鄉日本肥前平戶,1661年4月率領兩萬餘名將士跨過海峽,經過數月英勇戰鬥,打敗侵占臺灣達38年之久的荷蘭殖民者,還給瞭臺灣人民自由。圖為島上的紀念館
鄭成功雕像於1985年8月27日落成,屹立在鼓浪嶼東南端的覆鼎巖。覆鼎巖高24米,三面臨海,一面與鼓浪嶼接壤。雕像高15.7米,寬9.2米,重1400多噸,目前我國最大的歷史人物石雕像。圖為用望遠鏡遠眺的遊客。

遠眺之間,似乎還能感受到鄭成功眉頭緊鎖地望著水師官兵的操練,透過蒼蒼的雲海,凝視那片被敵人占領的河山,那種出師未捷身先死的無奈與悲壯。廈門島被鄭成功取名思明洲,就是思念明朝。
威風凜凜屹立在鼓浪嶼上,不怕風不怕雨不懼雷電,坊間流傳"臺風遇見他都調頭"的鄭成功雕塑,其實就頭頂著避雷針。"鄭成功"的避雷針就隱藏在"他"帽子的上方,身上也有接地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