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進的蔣介石是如何利用汪精衛、胡漢民兩位黨內元老成為最高領袖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你也會想看的:西路軍幸存女兵回憶:馬步芳竟逼我們和狗洗澡
孫科左)、胡漢民中)、汪精衛右)
中國有句老話:“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誰能代表國民黨的正統,誰被看作孫中山理所當然的繼承人,對其能否“名正言順”地擁有最高領袖的地位、建立起穩定的統治至為重要。然而孫中山生前並沒有解決好這一問題。他一去世,即在黨內留下一個別人難以填補的真空,出現群龍無首的局面。
在國民黨內,資格最老、同孫中山關系最深的是胡漢民、汪精衛、廖仲愷三人。廖仲愷在孫中山去世後不到半年就被暗殺。胡、汪兩人地位相當:胡漢民在孫中山北上後代理大元帥職務,汪精衛是首任廣東國民政府主席。至於蔣介石,在黨內隻能說是“後進”,而且長期沒有處在高層地位。國民黨一大時,他連代表資格都沒有,更談不上進入黨的核心機構——中央執行委員會。不過蔣擔任黃埔軍校校長起傢,掌握瞭這支“黨軍”,在東征討伐陳炯明行動中表現突出,誓師北伐時,當上瞭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那時,他不滿39歲,在國民黨內還沒有成為足以服眾的“最高領袖”。國民黨高層的派系政治,就是在這樣的政治大背景下展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