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不管手中有權無權,都要竭盡所能行善造福
文章分類:北宋
善意生發於心底,猶如甘泉湧流於地下。蘇東坡看到別人生前受苦,死後失葬,就會激起惻隱之心。進士董傳是個書呆子,謀生乏術,傢徒四壁,他想求一官職,娶一妻室,卻始終無法如願。董傳死後,他的遺體寄放在寺廟中,寡母和小弟居貧處困,心有餘而力不足,蘇東坡為此專門寫信給宰相韓琦,請他垂憐,設法使董傳早日入土為安。
三十八歲時,蘇東坡出任密州太守,當地遭遇大饑荒,百姓有斷炊之憂,賣兒賣女,苦不堪言。蘇東坡盤點本州倉儲,撥出數百石大米,專門收養棄兒,每人每月配給大米六鬥,總共救活數十人。那些幸存的孩子無不視蘇太守為再生父母。
四十四歲那年,蘇東坡謫居黃州,總共待瞭四年零兩個月。他自力更生,建房,種地,植樹,養豬,釀酒,《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就是這個時期他的代表作,至今膾炙人口。
當年,黃州、鄂州等地有溺死新生嬰兒的野蠻風俗,親生父母不忍心,通常都會閉上眼睛,將嬰兒背對著自己,背轉手將嬰兒的頭摁在水盆中,嬰兒哀叫片刻方才死去。北宋的刑法規定,長輩故意殺害兒孫,判處兩年徒刑,鄉下農民隻圖自己清省,根本不管那麼多,這與地方官的熟視無睹和姑息縱容有很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