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 錢德洪錄:從欲之謂“動”|每天學習陽明學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明成祖朱棣如何從一介藩王成為一國之君的呢?
海峰老師導讀
|正文 |
50.10
先生曰:“孟子‘不動心’與告子‘不動心’,所異隻在毫厘間。告子隻在不動心上用功,孟子便直從此心原不動處分曉。心之本體原是不動的,隻為所行有不合義便動瞭。孟子不論心之動與不動,隻是‘集義’,所行無不是義,此心自然無可動處。若告子隻要此心不動,便是把捉此心,將他生生不息之根反阻撓瞭。此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孟子‘集義’功夫,自是養得充滿,並無餒歉,自是縱橫自在,活潑潑地,此便是浩然之氣。”
又曰:“告子病源,從‘性無善無不善’上見來。性無善無不善,雖如此說,亦無大差。但告子執定看瞭,便有個無善無不善的性在內;有善有惡,又在物感上看,便有個物在外。卻做兩邊看瞭,便會差。無善無不善,性原是如此。悟得及時,隻此一句便盡瞭,更無有內外之間。告子見一個性在內,見一個物在外,便見他於性有未透徹處。”
——摘自《致良知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原文版·錢德洪錄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