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被漢武帝打敗後,有一部分流落臨邊一小國,現今卻不承認
文章分類:西漢
匈奴在古代長期活躍在我國北方的廣袤草原上。從春秋至西漢,匈奴的實力越來越強大,以草原為基地,向南向西占領瞭河套走廊的大片地區。
漢朝立國初年在與匈奴的戰鬥中沒有占到便宜,漢高祖在白登之圍中還險些被匈奴俘虜。這使得漢朝長期對匈奴采取和親納貢政策,以換取一時的和平。
經歷文帝景帝的休養生息,勵精圖治,漢朝國力顯著提升,又恰逢有雄心壯志的漢武帝劉徹即位,漢朝就開始瞭對匈奴的軍事行動。
漢朝大將衛青、霍去病多次打破匈奴,不僅收復瞭河西走廊,還深入匈奴祖地,將匈奴用來祭天的金人也帶回來瞭。戰敗的渾邪王和修屠王生怕匈奴大汗治罪,一咬牙,索性率領十幾萬大軍投降瞭漢朝。
漢武帝也沒有虧待他們,賞賜給他們大量珍寶土地、府邸爵位,還賜姓“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