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可造之材,不忍其埋沒”——編輯出版生涯中的魯迅與青年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再者,即是魯迅對貧苦青年作傢的慷慨支援。”
——徐訏
400年前1616年)的四月,春寒料峭,莎士比亞在故鄉偶染風寒,悄然離世;80年前1936年),深秋時節,魯迅在上海與世長辭,葬禮成為一代人的記憶。
二者俱是澤被深遠的文學特出者,但論其異殊,至少在與出版業的關系上,二者迥然不同。耶魯大學“莎研”專傢戴維·卡斯頓認為,莎翁是“劇場中人”而非“印刷中人”。魯迅則徹底是“印刷中人”、“出版中人”——存世魯迅書信中半數以上與書籍、雜志的出版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魯迅生前對之恭敬、魯迅逝世後對之大加撻伐的蘇雪林在其1966年的初版文集《我論魯迅》中提及,日本留學歸國後,魯迅曾一度“想到一個書店去當編輯員,亦被拒絕”見於該書第一篇《魯迅傳論》。《魯迅自傳》寫作“想在一個書店去做編譯員,到底被拒絕瞭”)。在筆者看來,青年魯迅想入出版界而不得,由此深知彼時出版作品之不易,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更是如此。因此,當其成名後,即利用自辦刊物和與出版界舊雨新知的關系,為一批青年的成才殫精竭慮、貢獻心力,可謂一生才華,半付青年,雖蠟炬成灰,終育得桃李天下,芬芳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