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明知危險,為何力排眾議,護送蔣介石回南京?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張學良明知危險,為何力排眾議,護送蔣介石回南京?
中原大戰幾個月後,以“促進統一”、“擁護中央”立下蓋世奇功的張學良對結盟大哥蔣介石可謂言聽計從。
這時,日軍對東北虎視眈眈,威逼日盛,而蔣介石則因馮玉祥等地方軍閥威脅的解除開始全力對付南方的中共紅軍,實行“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
張學良之父張作霖為日本人策劃炸死,身負國恨傢仇的他原本打算對日實行強硬政策,向蔣介石提出“直接抵抗日本的侵略政策等要求”,但蔣介石未予批準,而是主張對日談判。
據《顧維鈞回憶錄》記載:“委員長原已發現他的處境非常困難,早在沈陽事件之前的夏天,他就在廬山舉行擴大會議,討論當時提出的特別是少帥張學良)在東北的集團提出的對日采取強硬態度,和直接抵抗日本的侵略政策等要求,委員長是個現實主義的政治傢,他覺得必須對日談判。”
受到蔣介石對日消極態度影響,深知中央政府絕不會出一兵一卒相助的張學良錯誤地采取瞭不抵抗政策,導致“九一八事變”與東北全境淪陷日本之手,張學良與退入關內的數十萬東北軍隻能多年遙居華北遠望故鄉。1933年3月,華北地區的承德失守,熱河抗戰失敗,張學良替蔣介石頂過而引咎辭職,出國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