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戰場風雲: 井陘之戰,韓信反其道而行之“背水一戰”全殲趙軍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鄧通之死:漢景帝為何將先皇龐臣鄧通活活餓死
公元前204年爆發的井陘之戰,是楚漢戰爭中漢王劉邦派漢軍統帥趙王張耳率領三萬漢軍與淮陰侯韓信、北平侯張蒼以及祝阿侯高邑率領單獨的缻度軍會合,在井陘口(今河北井陘東)一帶對趙軍的牽制作戰。
戰爭的起因:
公元前205年,在“彭城之戰”中漢王劉邦被西楚霸王項羽打的大敗而逃,漢軍損失數十萬,劉邦也不得不退回關中,而那些本依附於劉邦的諸侯王,也紛紛投靠瞭項羽。這些“墻頭草”諸侯王擁有的地盤,嚴重威脅到瞭劉邦的側翼安全。為瞭擺脫這一不利局面,劉邦采納瞭張良等人的建議,制定瞭正面堅守、側翼發展、敵後襲擾的戰略方針。
公元前205年,韓信首先率軍擊滅瞭魏王豹,平定魏地。但是在黃河北方尚有代今山西北部)、趙今河北南部)、燕今河北北部)三個割據勢力,這三個勢力說是中立,其實就是墻頭草兩邊倒,估計還打著坐收漁翁之利的打算。漢王劉邦想要消滅楚國,在聽從瞭韓信的建議後,決定進一步開辟北方戰場,準備依次消滅代、趙、燕,東擊田齊,南絕楚軍糧道,對楚軍實施側翼迂回,最後兩路會師滎陽的作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