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樣教你學書法:米芾(海嶽)《元日帖》臨習要領
我對米芾《元日帖》的喜愛,不僅是因為它“古雅脫俗,意趣天成”,具有筆若精靈、跌宕生姿之美,還緣於此帖所折射出米芾對於書法的執著和追求。從此帖看,米芾於大年正月初一仍臨池不輟,其“一日不書,便覺思澀”的勤勉精神可見一斑。《元日帖》約書於元符二年1099年),米芾時年48歲。此帖紙本,縱25。2cm,橫40。5cm,為米芾致友人的信札。書寫內容大意為:米芾於元日明窗焚香,展玩唐太宗的《文皇大令》,並且臨寫數本不成,不禁感嘆法帖高超的技藝,令他不敢下筆,“必須真跡觀之,乃得趣”。米芾帶著對法帖的仰慕和臨寫不成的遺憾提筆著墨向友人傾訴。全篇共10行,75字,氣韻高古,渾然天成。讀之字字如繁星閃耀,俊逸飛動,直入晉唐古境,又率真直樸,信手拈來。筆者臨習此帖,雖得其精神不及一二,但細細讀帖,亦有些微體悟,是以記之。
一、提按分明,對比強烈,給人以豐富的藝術感染力
提中有按,千毫俱發;按中有提,飄如遊絲,這對臨習者的控筆能力需有較高的要求。可按得下,也要提得起。按下果敢,如高空之墜石,乘勢鋪毫。提起迅捷,如千鈞之力瞬間抽絲,細懸一線。此帖線條粗細比例懸殊,用筆跳躍感甚強。在線條強勁的反差對比中獲得強烈的視覺效果。如第一行“窗”字,起筆和收筆都是重墨沉著,中段行筆轉折提按之間,線條粗細質感變化極為豐富,起伏跌宕,甚至“寶蓋頭”一橫中出現飛白,展現瞭米芾高超的控筆能力。第三行“令”、第六行“人”、最後一行“之”皆重頓行筆,使字勢在飛動中既靈性充盈,又落地沉穩,泰然而立。第七行“歲”字,線條粗細的懸殊之變使整個字形動感十足,中軸線雖甚為傾斜誇張,但因最後一點聚毫飛壓,力挽傾勢,竟神奇般又獲得平衡,求得和諧。如第六、七、八行“也、於、業”三字,橫及橫折畫兩端沉著,中段提筆變細,使線條如彎弓強弩,張力十足。除以上例舉典型,再觀通篇,皆彰顯出線條筆畫粗細變化之豐富,俏麗多姿,意趣盎然,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