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被平反的背後真正目的
文章分類:南宋
你也會想看的:沒想到你是這樣的辛棄疾
一代忠良遇害嶽飛雖然最後被奸臣秦檜所害,但他的精忠報國的業績是不可磨滅的。正是他表達瞭被壓迫民族的要求,堅持崇高的民族氣節,在處境危難的條件下,堅持瞭抗金的正義鬥爭,並知道愛護人民的抗金力量,聯合抗金軍民一道,保住瞭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國人民免遭金統治者的蹂躪,從而保住瞭高度發展的中國封建經濟和文化,並使之得以繼續向前發展。
1162年,趙構傳位給宋孝宗。
宋孝宗是南宋唯一還算有些建樹的皇帝,繼位後主張北伐對金作戰。為瞭平息民憤,鼓勵將士抗敵,宋孝宗以趙構的名義,下詔為嶽飛平反昭雪,追復嶽飛原有的官職,並將嶽飛遺體依禮改葬。後來又為其建造“忠烈廟”,以示紀念,追封為鄂王。此時,對於嶽飛的罪名徹底推翻,終於恢復瞭他抗金名將的名譽。
其實,宋孝宗為嶽飛平反昭雪,有著迫不得已的原因。
嶽飛死後,宋金和議達成。南宋向金奉表稱臣,每年向金進貢25萬兩金銀,絹25萬匹,雙方東以淮河、西到大散關為界。但金朝使臣每次來宋,對趙構任意謾罵,使趙構盡失帝王尊嚴,又無可奈何。再說,嶽飛之死,已經引得天下不滿。知識分子和廣大百姓對嶽飛的死始終憤憤不平,隨時都會發現不滿言論。如嶽飛被殺三年後,有內侍右武大夫白鍔館客張伯麟在太學壁上題字:“夫差,爾忘越王之殺而父乎?”當時徽宗已經死在金國,所以大傢都明白這話是諷刺趙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