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閑說蘇東坡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三起三落:被貶謫的蘇東坡為何能東山再起?
《後赤壁賦圖》南宋馬和之。故宮博物院藏
在中國人的文化記憶中,蘇東坡是個既風雅又親切的歷史人物。人們提起他,不僅會想到他的詩文書法,還會想到作為美食的東坡肘子。這位活在宋代的文人藝術傢,因其特殊的生活遭際,一生遷徙,走過中國最遠的路程,又由此走出瞭中國文人最曠達的心胸。他的人與文,不僅慰藉同時代的文人,而且影響曠遠,甚至輻射到每一個後世的中國人。可以說,無論你是怎樣的性情,你總能在生命的某一刻與他相遇。而相遇最多的時刻,應該是在中秋來臨之際。
關於蘇東坡的話題,仿佛永遠沒有斷過,但今年,隨著央視一部人文歷史紀錄片《蘇東坡》該片榮獲第23屆中國十佳電視紀錄片最佳撰稿)的播出,新一輪的蘇東坡熱,似乎有瞭某種新意。而該片總撰稿人祝勇隨之問世的《在故宮尋找蘇東坡》一書,更將人們的眼光投向故宮那些珍貴的歷史藏品冊頁當中。在故宮尋找蘇東坡,不得不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做這麼系統的工作。而這工作其實相當於,將這個歷史人物,置放在眾多文人藝術傢的作品脈絡裡考察。那些與之有關的不同時代的書法、繪畫與歷史典籍,自此成為通向蘇東坡世界的更隱秘的精神密碼。而當它們被文字、影像解析與復活的時候,鮮活地映現於我們眼前的,不僅是蘇東坡本人,還有他同時代乃至後時代的文人藝術傢。理解他們,也好像在理解自己,當然,更進一步的是,理解一個在中國五千年文化中謂為特殊的朝代——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