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40年不敢挖 難道底下真被洗劫一空?
文章分類:秦朝
秦始皇陵40年不敢挖,難道底下真被洗劫一空?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它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而成,在地下沉睡千年之後,於1974年被發現。
結構復雜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陽城的格局而設計建造的,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征著都城的皇城和宮城。而那些略小於人形的陶俑形態各異,連同他們的戰馬、戰車和武器,保留瞭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其實,陵園工程的修建伴隨著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當他13歲剛剛登上王位時的秦王政元年,陵園營建工程就隨之開始瞭。初期階段展開瞭陵園工程的設計和主體工程的施工,初步奠定瞭陵園工程的規模和基本格局;中期階段大概有最多72萬囚徒來大規模的修建,基本完成瞭陵園的主體工程;而最後階段是自秦始皇三十五年到秦二世二年冬,歷時3年多,這一階段主要是陵園的收尾工程與覆土任務。
為什麼至今不去打開陵墓?這是大多數人至今都充滿好奇的,曾經,我國對秦陵進行過地下勘測,並測出瞭其中含有大量汞物質,所以說秦陵以水銀為江河湖海這點不隻是史書記載,秦陵周圍土壤鉆探結果汞含量也異常偏高。
打開秦陵怎麼才能保證不讓汞蒸氣荼毒四方就已經是個不好解決的大問題瞭,而且這還是整個發掘工程中最為細枝末節的問題,稍有不慎勢必將帶來不可估計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