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詭筆記|關天培和葛雲飛為什麼“死後不倒”?
文章分類:清朝
前不久,筆者讀瞭一本法國學者包利威的史學專著《鴉片在中國》。包利威是法國社會科學院高等研究所的講座教授,多年致力於鴉片史研究,取得瞭豐碩的成果。不過他的這本書學術意味過濃,通俗性不夠,尤其在鴉片戰爭上著墨甚少,比如對第一次鴉片戰爭,隻說瞭一句“艦隊氣勢洶洶地朝中國撲去,但並未將打擊矛頭指向廣州,廣州人預料到他們會來進犯,早已嚴陣以待,英國艦隊卻朝寧波駛去,繼續向北航行,很快就對京城形成威脅之勢”,而恰恰就是在這些流水賬似的文字後面,中國軍民前仆後繼的抗英戰鬥被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瞭……
事實上,對於很多國人而言,鴉片戰爭僅僅是存在於教材書上的一個名詞,反正近代史上我們曾經被很多列強欺負過,而那隻是第一次,每次說起來就有點兒虱子多瞭不咬債多瞭不愁的意味,甚至自嘲無非是大刀長矛對付洋槍洋炮的一觸即潰。但歷史的細節卻告訴我們真相絕非如此,甚至可能通過一些看似詭異奇特的記錄來告訴後人,面對侵略者的船堅炮利,先輩們曾經做過怎樣英勇而悲
事實上,對於很多國人而言,鴉片戰爭僅僅是存在於教材書上的一個名詞,反正近代史上我們曾經被很多列強欺負過,而那隻是第一次,每次說起來就有點兒虱子多瞭不咬債多瞭不愁的意味,甚至自嘲無非是大刀長矛對付洋槍洋炮的一觸即潰。但歷史的細節卻告訴我們真相絕非如此,甚至可能通過一些看似詭異奇特的記錄來告訴後人,面對侵略者的船堅炮利,先輩們曾經做過怎樣英勇而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