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兩首詩,一首預言自己人生,一首預言國運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李鴻章為何要殺死清朝首富胡雪巖
清朝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李鴻章21歲,其年入選優貢,奉父親李文安之命,自老傢安徽入京,以應翌年順天鄉試。和所有讀書人一樣,以詩明志,李鴻章入京時作《入都》詩十首。其中第一首最為世人,成為對李鴻章一生命運的精準預言詩歌,全詩如下:
丈夫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裡外欲封侯。
定將捷足隨途驥,那有閑情逐水鷗。笑指瀘溝橋畔月,幾人從此到瀛洲?
此詩於自信之餘,特充溢豪氣,大有天下公爵舍我其誰,晚清歷史唯我是著之意。前兩聯說盡詩人一生:運轉晚清機樞,捭闔歐美交際,盡李李鴻章“隻手”而已。尾聯為詩眼,盡得詩傢韻味,意蘊尤長。“笑指”二字,含而不露;“幾人”雲雲,自信而無張揚。
當然,李的一生是伴隨著整個跌宕起伏的近代史的,幾乎所有的重大事件都有參與,正因此李鴻章是毀譽參半的一個人,古人說蓋棺論定,可李鴻章雖然已經作古一百多年,至今無論學界還是民間都是爭論不休的一個人物,實際上李鴻章之所以被有很大一部分人所指責,更多的是他代表中國參與簽訂瞭很多近代不平等的條約,如《馬關條約》和《辛醜條約》但是實際上來看,當時有資格與列強簽訂條約的人除瞭李也再無他人,更重要的是,本身就是一個被迫簽訂的條約,無論是誰去隻有簽字同意的可能,而無任何商定的餘地,日方和談代表伊藤博文謂,李鴻章面前“但有允與不允兩句話而已”,但他仍期望“爭得一分有一分之益”,與日方代表反復辯論。在第三次談判後,李鴻章於會住處的路上遇刺,世界輿論嘩然,日方因此在和談條件上稍有收斂。最終李鴻章用頭顱中所中一顆子彈的代價,將賠款白銀減免瞭一億兩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