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傅士仁、糜芳、范彊、張達會受到人們的唾棄?
文章分類:孫吳
你也會想看的:孫權的帝國被自己女兒通奸搞垮
古人講究忠君,當然忠誠對象不限於皇帝一人,也包括直屬上級之類。這四個人叛變投敵,卻沒有打擊到劉備根基。劉備政權又續命數十年,這四人在輿論上受到抨擊完全可以預期。如果想要叛變同時又保持一個好名聲,唯一辦法是做得更決絕——叛變後努力工作,迅速消滅舊主的政治勢力的同時還要徹底清除舊主的政治影響力也就是輿論能力。隻要這個清除做得足夠徹底,那麼叛變這事多半就可以洗白瞭,因為已經沒有人願意替你的舊主說話瞭。張郃高覽臨陣投敵,我軍大潰,人到孟德那待遇好著呢,死後也沒什麼人罵他們,還不是因為俺兒子外甥不爭氣盡失河朔嗎?
PS:小時候看三國電視劇對糜芳士仁沒什麼深刻印象,現在也隻覺得是個路人,政治失勢後叛變的負面人物,僅此而已。但是我看電視劇裡刺殺張飛的情節時,始終都把范疆張達當作正面人物,看他們終於成功殺死張飛後感覺很爽。我很欣賞電視劇裡范張兩人的行事風格,被上級凌辱後沒有因為對方身份上的權威性選擇忍氣吞聲或逃避,而是選擇瞭最激烈決絕的方式去反抗,而且他們已經殺死瞭張飛逃走,離成功近在咫尺。雖然劇中他們很快身死,結局並不算完美,但至少讓還活著的肉食者明白——除去身份地位,他們和這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