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國憂民的魯迅先生……也很懂吃啊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你也會想看的:馬英九追憶“老領導”蔣經國 親述三個不為人知的小故事
是他老人傢逝世八十周年瞭。
小時候老師上課,按著教學大綱貼標簽。拈起魯迅先生的小說,總飆出些血淋淋的“批判、抨擊”等動詞,順手批判梁雅舍、林語堂。可是說到《紅樓夢》,雖然也是“批判瞭封建社會的ABCDEFG”,可是衣裳飲食,卻能一一讀來。
其實書本無辜,讀者有心。魯迅先生的小說也是小說,有怡情悅性描繪市井之處。單把他的小說當政工課本,亮出瞭他的思想,委屈瞭他的才情。和把《金瓶梅》一味當作淫書,一樣是暴殄天物。
像他這般大才子,針砭世事,不妨礙筆下流露吃喝情懷:食不厭精,魯迅先生寫吃時,也不小心會流露出他的細致和品位來。
先生既對現實主義小說有好感,描摹極精。《吶喊》裡多寫浙江鄉間風物。很見精致。《狂人日記》全篇令人有看蒙克《吶喊》的恐慌感,最嚇人的一句是說蒸魚,“魚的眼睛,白而且硬,張著嘴,同那一夥想吃人的人一樣。吃瞭幾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魚是人”。我初看這句後,幾個月見蒸魚都毛骨悚然。後來看,發現瞭:“原來浙江人也蒸魚啊!”有廣東朋友對我總結,有資格被蒸的魚是好魚。像《檀香刑》裡,有資格被上刑的才是好漢。被蒸的魚自己未必快樂,但可見品第之尊。據說最好的魚,不用調味,隻要蒸到不見血,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