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榮絞盡腦汁做的身後安排,為什麼無力阻止趙匡胤的陳橋兵變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清明上河圖》是不是張擇端為宋徽宗所作的瑞應圖?
從顯德六年(959)四月“不豫”開始,柴榮病情漸漸加重,不得已之下隻得開始考慮身後之事。
他深知諸子年幼,如果不對身後事有所安排,年幼的兒子在未來的政治鬥爭中勢將無力掌控局面。唐末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八姓,戰鬥不息”誰握有兵權,就等於有瞭叫板皇權的資本。後晉悍將安重榮曾公然宣稱:“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耶?”;周太祖郭威就是通過兵變上位的,作為親歷者,柴榮自然明白武夫跋扈的後果。
史載周世宗馭下“用法太嚴”,“群臣有過則必面質折之”。文武大臣對他的恭順不過是種畏懼,並沒有建立起真心擁戴的君臣情分。所以,當周世宗突發重病之後,就開始對有可能威脅到皇權的大將作瞭重點防范。首先,他解除瞭張永德的殿前都點檢之職。張永德屢立戰功掌典禁軍,更由於他是郭威女婿,柴榮必須防范他生不臣之心。繼任殿前都點檢的是資歷淺、軍中後起之秀趙匡胤。
對趙匡胤,柴榮也不敢放心使用。又提拔慕容延釗為殿前副都點檢;韓通為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韓令坤為侍衛馬軍都指揮使;袁彥為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其中慕容延釗、韓令坤與趙匡胤關系融洽之外,“性剛愎”的韓通與趙匡胤完全是一對冤傢。韓通的兒子人送外號“韓橐駝”,見趙匡胤在中央禁軍中有人望,經常居中挑拔,勸說父親先下手為強。袁彥也與趙匡胤不對付,與之處處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