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想再下西洋,大臣卻稟報:鄭和的資料全部被銷毀瞭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精忠許國的秦檜,怎麼會變成奸臣賊子
明朝初年,一支船隊曾經多次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瞭30多個國傢和地區,最遠到達過東非、紅海。不錯,這就是鄭和的船隊,這一系列遠航就叫做鄭和下西洋。它是古代規模最大、船隻最多、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歐洲國傢航海時間早瞭半個世紀,堪稱“大航海時代”的先驅。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次航海冒險的開拓精神卻突然嘎然而止瞭。原因眾說紛紜,有的說是因為耗資巨大,有的說是航海本來就是為瞭尋找建文帝,目前很多人認為根本原因在於封建思想以及土地觀念戰勝瞭海洋觀念。
其實,在明朝的時候,統治者很早就確定瞭閉關鎖國的策略,特別是因為倭寇在明初就開始不斷騷然中國,這讓明太祖屢次頒海禁令,禁止瞭民間出海。最早可以追溯到洪武四年十二月,朱元璋宣佈“仍禁瀕海民不得私出海”。最嚴的時候,洪武二十七年正月的命令中,連外國貨都不能帶回大明。禁民間用番香、番貨)
哪怕是在鄭和下西洋的永樂年間,朱棣對於海禁也沒有放松,他明確宣佈:“不許沿海軍民人等私自下番交通外國,遵洪武事例禁治。”所以,在鄭和完成壯舉之後,明朝放棄瞭看起來花費無度,又沒有什麼實惠的遠航,實在是情理之中。